岁月留痕

大通水文站的百年变迁

来源:下游局 时间:2022-06-17 作者:孙泉 编辑:刘丰

一根木桩一尺牌,水涨哪里就在哪里竖起来。

这是大通水文站观测初始手段和条件。这个最原始的观测手段一直延续到建国后才开始改观,建国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通水文站水文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近3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已经迈上了现代化的进程。

大通水文站隶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坐落在安徽池州梅龙乡。这个于1922年设立的水文站,建国前夕,仅是最简便、最初始的水位观测站。1922到至1949年,因战争等原因,水位观测资料断断续续、残缺不全。

1931年长江暴发特大洪水,由于7月份长江流域降雨量超过常年同期一倍以上,致使江湖河水盈满,8月,上游主要干流均发生了大洪水和川江洪水下泄,以致形成全江型洪水。在连续大暴雨的影响下,8月4日,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发生,武汉、南京两大城市被淹,然而,已经设站9年的大通水文站由于观测手段和设施太原始和简陋,这个特大洪水过程资料并没有完整地记录下来。

建国后,各行各业百废待新,但是,党和政府仍然对水文进行了投入,对已有的观测设施进行了初步改造,大通水文站设立了百年一遇的水位观测桩,对水位观测道路进行了加固。1954年8月1日,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大通水文站在暴风雨中观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特大洪水流量每秒92600立方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水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初步成果。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党和国家对水文加大了投资,推进基本设施的建设步伐。

当水文加快步伐建设之际,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水文站8月2日实测最大流量为82300立方米/秒。

随着水情测报手段不断更新,水文发生了质的蜕变:2005年7月1日,大通水文站与全江118个中央报汛站一起实现了水情信息报汛自动化。也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站83年后的大通水文站结束了人工水情测报的历史。

2007年,大通水文站又采用走航式ADCP用于流量基本资料的收集。这项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启了水文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水文在向现代化建设的行程中,不断接受自然灾害的挑战,

2020年,长江再次发生大洪水,面对这次大洪水,已经实现了水情报汛自动化和用先进设备武装起来的大通水文站,胜似闲庭信步,不仅准确无误地测报整个洪水的水情,还测报了降水、蒸发、含沙量等水文要素以及水质监测项目。7月13日,测得最大流量83800立方米秒,这个数据仅次于1954年,位历史第二位。

大通水文站的发展是长江水文发展的一个缩影,标志着水文在党的领导下,百年巨变,从原始的观测方式方法到迈进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导航通讯过去使用的是GPS,现在已装备了“北斗”,从此,防汛抗旱水情测报的导航通讯将不再受“外界”干扰。

大通水文站不仅担负着长江下游的防汛抗旱水情测报,水质监测也是该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先进的监测设备,完善的监测手段,对该长江江段和重点排污口进行定时、定位、定点开展监测分析,为长江下游提供及时可靠的水质数据。

经过百年的发展,大通水文站从单一的水位观测已经成为今天的防汛抗旱、减灾防害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沿岸工农业生产重要技术支撑。

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大通水文站紧贴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不断开拓服务领域,水文勘测从人工测绘,到今天的GPS、无人机雷达测量,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度也从基本准确到几乎完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通水文站勘测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从无到有,乃至现代化建设。

建国初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水文河道勘测定位设备是六分仪,那个六分仪,定一个点至少要两部,一般需要三部才能基本定准一个位置,大比尺还好,小比尺误差就难以达标了。之后是经纬仪,精度有所提高,但是设站点仍然没有减少。

近30多年来,该站水文勘测也完成了从“茧”到“蛾”的演变,水下地形和近岸陆上地形采用的是GPS、无人机机载雷达,这项技术的应用,完全是无障碍、全天候、高质量、快速度。

水文人没有忘记,长江下游江段最早水下地形图是英国人1842年施测的(此图在局档案室),那张图记载的不仅是长江下游的水下地形,也记载了中国的落后、贫穷与耻辱。

大通水文站从百年前单一、原始的水尺观测,到今天水情测报、水质监测和水下地形观测以及水文气象资料的收集,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水文资料。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同时,也是下游局几代党员干部呕心沥血,勇攀水文技术高峰的结果。

今天,用我们自己的水文设备,自己的北斗导航,施测出高质量的水文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代表了我国水文技术的精湛与先进,更重要的是她印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水文走在世界行列中的百年巨变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通水文站在取得水文长足发展,面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通水文站距池州市区约25公里。十多年前的大通水文站也在该地,新旧站址虽然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但是中间相隔一条九华河,就是这条九华河,不仅给大通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通水文站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大通水文站站长许毅叙说了大通水文站迁址前后的对比。

旧时大通水文站虽然也在梅龙乡,但是,那时的水文站有四难:一是水位观测难。到水位台看水位要涉水,此处是血吸虫重疫区,站上大多职工和部分家属都感染了血吸虫病,许毅本人也已两次治疗血吸虫病。二是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依靠自建的水塔供水,水质完全不达标。三是就医难。1974年,站支部书记老谢突发脑溢血,由于九华河没有桥,也没渡船,夜间无法送医,第二天送医时已经过世;职工老陈夜间送急病儿子过河就医掉入九华河差点溺亡。四是职工生活、子女上学就业难。他特别提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从学校分配到大通水文站的两名青年看到水文站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不辞而别的经过。

为了解决大通水文站的工作环境和职工的生活,在上级的支持下,站址搬迁到九华河的对岸的梅龙镇,虽然新旧站址相差不到两公里,但是,却彻底地改变了水文观测的环境,用上了镇上的自来水,完全摆脱了职工直接接触疫水的历史。之后,职工户籍全部迁入池州市,职工子女就近在池州市读书。说起搬迁后的大通水文站,许毅严肃的表情一下舒展开来,他高兴地说,如今的大通水文站测验仪器设备早已“鸟枪换炮”,水文测报正向信息化迈进,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职工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想来的不仅有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呢”。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职工子女因学习环境的改变,不仅培养出留德硕士,还有留美数学博士,这在梅龙当地成为一时佳话。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